-
2022-03-27 來源:國家移民管理局
-
《人民公安報》2022年3月25日報道:
黑瞎子島邊境管理大隊民警:十年堅守,每天迎接祖國的第一縷陽光
本報記者 馮 銳 宋 晨 通訊員 邱小平
3月17日5時30分,火紅的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噴薄而出,陽光灑滿黑龍江省黑瞎子島,在登島入口執(zhí)勤室的民警李朝記錄下這一刻。
自2012年3月30日黑瞎子島治安管理常態(tài)化以來,黑龍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佳木斯邊境管理支隊黑瞎子島邊境管理大隊民警伴隨著日升日落,已經(jīng)度過了3600多個日夜。
進駐荒島 拓荒創(chuàng)業(yè):“半年江上漂,困苦逼不倒”
“在黑瞎子島工作10年,頭兩年連執(zhí)勤艇都沒有,執(zhí)勤時就在江邊搭個帳篷住?!睏l件艱苦,是最早一批登島民警閆鵬飛最深刻的記憶。
一次,閆鵬飛和戰(zhàn)友巡邏無人小島,發(fā)現(xiàn)有新丟棄的礦泉水瓶,還有漁船拖拽下水的痕跡。由于沒有船無法追蹤,他們設伏堵住了出入口,堅守5個多小時,終于等到了非法漁船上岸,人贓俱獲。
守島民警不僅要靠智慧與違法犯罪分子斗,還要以頑強的毅力與天斗。
“天當房、地當床,喝江水、吃干糧,草棍蒿桿做筷子,泥漿塵土裹衣裳?!边@是第一代登島民警的真實寫照。
每年4月,黑龍江開江之后,民警在黑瞎子島、銀龍島的2個臨時板房執(zhí)勤,住在帳篷和躉船上,一年有7個月在江上。大家苦中作樂,戲稱“半年江上漂,困苦逼不倒”。
由于飲用未經(jīng)凈化的江水,每名民警幾乎都得過肝吸蟲??;經(jīng)年累月在江上執(zhí)勤,八成民警患有風濕病、關節(jié)炎。
“在這里,我們經(jīng)歷了冰封船艇、挖掘機破冰的艱辛,品味了‘小咬拌飯’、酷暑蟲蠅的自然‘饋贈’,見證了‘白毛風’‘大煙炮’的肆虐瘋狂?!焙谙棺訊u邊境管理大隊大隊長王樂由衷地感慨道,我們就是“開山虎”“拓荒?!?!
10年砥礪奮斗,民警們用忠誠與奉獻,譜寫了一曲扎根邊疆、熱愛邊疆、建功邊疆的忠誠戰(zhàn)歌。
戍邊盡責 使命重大:創(chuàng)造平安奇跡
黑瞎子島地處中俄兩大界江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交匯處,盛產(chǎn)大馬哈魚、鱘魚、鰉魚等名貴魚類。這里是政府劃定的禁捕區(qū)域,但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偷偷進島捕魚,不僅違法,還有越界風險,是黑瞎子島治安管理的最大隱患。
2020年5月9日凌晨,大隊下屬的黑瞎子島邊境派出所教導員徐旭得到線索:有人在黑瞎子島附近一個無人小島附近捕魚。徐旭和3名同事立即前往事發(fā)水域,登島一番搜索,終于在一個極為隱蔽的地方發(fā)現(xiàn)3名凍得瑟瑟發(fā)抖的違法人員。原來,由于手機落水,江水太冷,他們游了一會兒便返回等待救援,如果不是民警們堅持搜索,這3人極有可能遭遇不測。后來根據(jù)線索,大隊破獲了系列非法捕撈案,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1名,有力震懾了不法分子。
“在無人島安排輪流駐勤,在復雜水域安裝高清攝像頭進行監(jiān)控,對人員和船艇無法進入的河汊開展無人機巡邏。”王樂說,通過江上查、島上清、岸邊堵、天上巡等方法,近幾年,島上違法捕撈行為幾近絕跡。
10年來,黑瞎子島上的民警們巡邏里程達10萬公里,救助群眾120余人次,創(chuàng)造了黑瞎子島無惡性案件、零越界的平安奇跡。
為國戍邊 初心不改:代表祖國迎接每天第一縷陽光
夏季的黑瞎子島天亮極早,凌晨2點,人們還都在夢鄉(xiāng)中,美麗的黑龍江已經(jīng)醒來。天微微亮,黑瞎子島邊境派出所教導員徐旭便駕駛巡邏艇來到河道中心線附近,安靜地停在江面,隨著一縷霞光打到巡邏艇和他朝氣蓬勃的臉上,每天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了祖國。
徐旭說,在邊關,祖國從來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形態(tài);在東極,國家不是空洞的語言,而是身臨其境的家園。代表祖國迎接每天的第一縷陽光,在東極衛(wèi)士的心里有著無比神圣的意義。
2004年大學畢業(yè)后,徐旭一直就工作在界江。2019年部隊改制,他本可以選擇離開,但10多年的戍邊生涯,讓他實在舍不得離開,便選擇了留下。為此,他把在哈爾濱老家的父母、在大慶的岳父母都接到撫遠,來了個“逆向團圓”。
黑瞎子島邊境檢查站的23歲新警張鑫,家在海南省??谑?,回一趟家要縱貫整個中國,由于條件艱苦,他一度想過離開。教導員李宣震帶他到東極廣場巡邏,逐一查看島上8個界碑,迎接照進祖國的第一縷陽光,給他講第一代民警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漸漸的,張鑫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變化。
“真正融入黑瞎子島,才知道國家領土的真正意義。”張鑫說,看到清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起,為國戍邊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人民公安報》:十年堅守,每天迎接祖國的第一縷陽光